湖北省公务员2014面试热点:不买“后悔药” 光提醒还不够 |
来源:2exam.com 2014-5-24 10:35:32 |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19日发布通告,
提醒消费者不要轻信和购买网络上销售的“后
悔药”“忘情水”“绝情丹”等产品。食品药
品监管总局提示,此类产品标签上标有功能主
治、用法用量等内容,虽标示为“药”,但实
际为糖果,且大多未标示生产厂家等相关信息
。(5月20日《人民日报》)
又是“后悔药”又是“忘情水”、“绝情
丹”,咋看上去,好像是电影或武侠小说里的
“神品”惊现人间,原来却是一些不法商家销
售的虚假产品,在网购日趋火爆的当下,国家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通告,提醒消费者
不要购买,应该说很及时也很有必要,一定程
度上可以让不少消费者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从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发布的通告来看,“
后悔药”等产品未经任何部门批准生产,大多
标签标识不规范,有些甚至为“三无”产品,
有些宣称疾病治疗功能,涉嫌非药品冒充药品
,存在较大安全隐患。可见“后悔药”不仅不
是药,还有可能危害人体健康,对于这样的产
品,理应严厉追究相关网店经营者责任,并按
图索骥,对生产厂家、推广销售等环节“一锅
端”,然而食品药品监管总局仅仅责令相关网
络交易平台关闭所有销售此类产品的网店。对
于不法商家来说,这一处理方式无异于“放一
马”,违法成本的低下,如同让不法商家吃虚
假“后悔药”,表面上虚假产品似乎消失了,
暗地里却继续横行,最终受害的是民众。
事实上,网络交易“后悔药”并不是今天
才出现,早在2011年,淘宝网等网络平台上就
兴起了一股叫卖“后悔药”的风潮,据记者调
查发现,“后悔药”的价钱从0.5元到300元不
等,但有店家将价格定得非常高,一些商家还
打出“专柜正品后悔药、忘情水”等广告。如
果说当初的“后悔药”等产品没有引起监管部
门足够的重视,现在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发布通
告的效果又如何呢?据媒体调查,虽然通告禁
止销售此类产品,但网店仍继续销售,原来是
网店经营者将“后悔药”改成了“后悔糖果”
,不过是换了个名字,与监管部门玩起了“躲
猫猫”的游戏。
按照《产品质量法》、《食品卫生法》的
有关规定,定型包装食品必须在包装上标明厂
名、厂址和生产日期等标志,还必须有食品许
可证号,网店销售没有相关生产信息的产品显
然是违法行为。对于这样的行为,提醒消费者
和责令停止销售显然还远远不够,在食品药品
安全事故频发的当下,监管部门应当加大监管
力度,重拳整治各类违法行为。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及个人隐私等问题,请在两周内邮件fjksw@163.com联系. |
|
|
|